清晰解迷|弱視及斜視是兒童常見的視力問題,兩者有著密切的因果關係。根據衛生署的學生健康服務資料指出,本港嬰幼兒至八歲兒童,患上弱視的比例約為2-4%。而根據本港的一項研究顯示,大概有3% 的6至8歲兒童患有斜視。今次有眼科醫生朱瑞俊,為大家拆解兩大常見兒童眼疾的弱視和斜視問題,以把握黃金治療期 。
(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)
弱視是指即使患者透過正確度數的眼鏡矯正屈光不正問題,視力仍未能達至正常水平。 在幼童時期,大腦需要透過接收眼球的清晰影像,來發展視覺中樞系統中的腦細胞。而屈光不正會令影像訊號無法清晰地傳達至大腦,從而導致視覺中樞系統發育不健全,造成弱視。弱視的成因主要分爲三類:
斜視
若其中一隻眼睛經常偏離視軸,或者角度太大,大腦可能會忽略斜視眼的視覺影像,只集中發展沒有斜視的眼睛,因而導致斜視眼發育不良。一般内斜視較容易導致弱視。
屈光不正
如有較深近視、遠視或散光,或者雙眼的近視或遠視或散光度數相差較多,而沒有及早矯正的話,模糊的影像會導致大腦視覺中樞發育不良導致弱視。
阻礙性弱視
意指影像受到阻隔,無法清晰地到達視網膜,繼而影響發育而導致弱視。常見的原因包括先天性白内障和眼瞼下垂等等
斜視是指雙眼的視軸不平衡。即是當一隻眼睛在注視目標事物時,另一隻眼睛卻偏離目標事物,轉往另一方向。而依據斜視方向可分為以下4種類型:
內斜視:斜視眼朝向鼻樑
外斜視:斜視眼朝向耳朵方向
上斜視:斜視眼朝上
下斜視:斜視眼朝下
斜視可以是先天或後天形成,但部份成因不明。假若父母有斜視,會增加小朋友患上斜視的機會。後天性斜視的成因包括意外(腦部、眼部肌肉或眼框創傷)、神經系統疾病和屈光不正(例如深近視/遠視)等。
弱視患者不但會影響視力,更會影響視覺如敏感度、立體感、雙目視覺協調和空間感協調。
斜視則有機會引致弱視和影響外觀。已成年的斜視患者,有機會導致複視。
家長可留意小朋友有沒有行動遲緩,手眼協調能力變差,直視時眼睛會否偏離視軸(如向內或向外偏移),以及經常有歪頭、瞇眼、皺眉、揉眼睛、閉起單眼等習慣。如果父母注意到以上症狀應及時求醫,定期為小朋友安排全面眼睛檢查,以確定是否患有弱視或斜視等視力問題。
6至8歲是急速發展視力的時期。若在這段期間,因視力問題未能提供一個清晰的影像刺激腦部視力區域發展,都有機會導致弱視。
小朋友經常看電子產品會導致近視加深,而深近視會則有機會導致弱視。此外,如果孩子長期以不良姿勢使用電子產品,例如習慣歪著頭看手機,會導致兩眼度數加深速度不一,度數較深的眼睛會較容易出現弱視。
眼科醫生會因應不同成因而決定治療方法。
如有屈光不正的話,首先要佩戴眼鏡矯正。如佩戴眼鏡後仍有弱視情況,傳統的治療方法包括遮蓋或滴散瞳眼藥水。遮眼是透過用眼貼遮蓋非弱視眼,令小朋友多多使用弱視眼睛,從而刺激發育。假若小朋友抗拒遮眼,亦可以考慮以散瞳藥水令非弱視眼近距離視力模糊,亦可以達到同樣療效。最近有不少嶄新的研究,湧現更多另類治療弱視的方案,例如感官治療、透過電腦程式提供視覺分辨練習等等。
如弱視的原因是斜視的話,可為視患者進行視覺訓練治療,或配戴特別的眼鏡,例如配有稜鏡鏡片的眼鏡。情況嚴重的患者,或其他矯正治療訓練都不不適用的話,可能需要進行斜視手術。斜視手術主要是為眼部肌肉作重新定位,做到眼睛重新對準。
至於阻礙性弱視,則是三種弱視原因裏面中最爲少見,但同時亦是程度較爲嚴重和較難治療。年紀愈小出現的阻礙性弱視會傾向較嚴重。有些小朋友可能需接受白内障移除手術或眼瞼手術以改善病情。
及早診斷和治療,弱視或斜視會有很大機會能全面治癒。當然亦不排除日後出現「反彈」的可能性,家長應跟從醫生指示,及定期帶小朋友覆診或進行全面檢查,減低病情再惡化的機會。
報導來源: Sunday KI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