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飲3杯咖啡青光眼風險增近4倍?認識青光眼症狀、高危人士及治療方案
13 6 月, 2025
乾眼症與普通眼乾有何分別?飲食可助改善嗎?拆解3大常見乾眼症迷思及治療
26 6 月, 2025

飛蚊症可能是嚴重眼疾徵兆?!一文了解飛蚊症成因、高危人士、治療方案

你有否因「視野中有黑點線條飄動」而感到困擾?醫學上稱這現象為「飛蚊症」。雖然大多數情況下,飛蚊症是良性的,但也有可能是視網膜脫落、玻璃體出血等更嚴重眼疾的徵兆,不宜輕視。因此正確認識飛蚊症,有懷疑及時就醫,才能更好地守護視力。

 

飛蚊症高危人士及類型

年齡增長、深度近視(600度以上)、視網膜疾病、糖尿上眼、眼部受過明顯受傷等人士均有較高機會患上飛蚊症,而按不同成因,此症一般可分為以下三大類:

 

1. 生理性飛蚊症(良性、低風險)

  • 最為常見並多發生於年輕人群。很多時患者只看到數個飛蚊黑點,對視力影響較小,原因是眼球玻璃體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形成了雜質,以致看到一些近似飛蚊的影像。

針對良性飛蚊症,由於通常不會影響視力,因而未必需要治療,但要學習的是適應與它共存和定期檢查來監測情況。

 

2. 退化性飛蚊症(良性、低風險)

  • 常發生在40歲以上的人群。隨著年齡增長,玻璃體會因退化而逐漸出現混濁或液化現象,繼而會形成混濁物在玻璃體內漂浮。當光線進入眼球時,這些混濁物便會被投射到視網膜上形成飛蚊症狀。

 

3. 病理性飛蚊症(惡性、高風險)

  • 由黃斑病變,甚至是視網膜裂孔或脫落、玻璃體出血等眼疾所引起。雖然較為罕見,但最為嚴重,可對視力造成威脅,需及時治療,以免視力進一步惡化及防止嚴重併發症的發生。

 

留意警號症狀及時求醫

常見症狀包括患者會發現視野中出現蚊子形狀的黑點,或是線狀、蛛網狀的物體,通常在光線明亮或單色背景的環境中會更加明顯,而隨眼球移動,這些形狀也會跟隨移動。

正如上文所述,飛蚊症有可能是由較嚴重且需要緊急處理的眼疾所引起。因此,一旦出現飛蚊症狀,建議儘早接受詳細的眼科檢查,以確定成因並安排適當處理。尤其當「飛蚊」突然增多,或同時出現閃光、視野缺口、視力急劇下降等警訊,這可能預示視力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惡化,必須及時就醫,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。

 

治療飛蚊症取決於成因及嚴重程度

診斷飛蚊症需進行詳細的眼底檢查,包括散瞳後的眼底檢查,以排除視網膜裂孔或脫落等嚴重病變。而一旦確診飛蚊症,醫生一般會視乎患者個別不同情況如飛蚊症類型及其嚴重程度,以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
針對良性飛蚊症,通常不會影響視力,一般建議每半年做一次檢查來監測情況。同時,日常也應注意避免過度用眼。

但如果飛蚊症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質素,患者可考慮進行非入侵性激光治療,原理是以激光把較大和集中的玻璃體浮游物打散,以減輕症狀,不過這方法並不是對所有患者都有效,患者或需進行多次治療才見療效 ; 另一方案是玻璃體切除術,醫生會通過小切口清除眼內混濁的玻璃體,從而能減輕飛蚊症狀,手術有較高機會徹底移除飛蚊,不過需考慮相關手術風險。

在進行激光治療或玻璃體切除術後,飛蚊症仍有機會復發,又或出現視網膜損傷或脫落、玻璃體出血等併發症。故進行治療前,宜先向眼科醫生加多了解相關詳情並權衡利弊,從而決定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。

 

預防飛蚊症小錦囊

有一些日常生活措施可減低飛蚊症發生風險,以及保護眼睛健康,其中包括:

  • 定期進行眼科檢查,尤其是深近視、糖尿病或高血壓等高風險人群,以便及早發現潛在的眼疾
  • 良好控制慢性疾病,如糖尿病及高血壓等飛蚊症高危因素
  • 在進行高風險活動(如打拳擊)時,考慮佩戴防護眼鏡,減少眼睛受傷機會

 

以上資訊由眼科專科王嫣宜醫生提供。

 

受訪醫生:眼科專科醫生王嫣宜

報導來源: healthy Q100